5月23日晚,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住建、应急和交警等部门以及各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伍,组建24个检查组,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集中夜查行动。
此前,本报问政专版《“飞线”充电屡禁不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何时休》等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系列报道反映,我市多个老旧小区存在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和进楼入户等违规行为,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和进楼入户等违规行为,我市消防部门根据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工作统一安排部署,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集中夜查行动,行动时间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夜查内容包括高层民用建筑、自建房、沿街门店等场所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建筑架空层作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使用的行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违规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行为等。
当晚夜查行动中,全市24个检查组检查人员密集场所、住宅小区共15处,沿街商铺230余家,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电动自行车300余辆,消除火灾隐患450余处,张贴《消防车通道违法停车告知单》30余份,发放消防宣传资料1100余份。针对检查发现的电动自行车违规行为,检查组要求受检单位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自查自改工作,限时完成隐患整改工作。
(信息来源:贵港日报 作者:欧钰宇 杨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