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亚计山周边的寿莫村红卫水库山头的山路上的照片.只要是下雨这些被雨水浸泡过的桉树叶产生的臭黑水就会慢慢渗透地表最终流向我们的餐桌身体里面.到时我们会不会变得成百毒不侵之躯了呢?为什么还没有这种安全意识呢?
网友,您好!
我局高度重视您所反映的问题,并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现答复如下:
您所反映木格镇寿莫村红卫水库旁后背岗林地,该林地以前主要种植油茶,而后为追求经济效益改种桉树。今年该地区种植的桉树已达到主伐年龄,申请采伐面积约50亩。图片中的黑水是由于采伐及运输中,桉树剩余物(树叶、树枝等)经连日大雨浸泡腐烂后所导致。
近年来,我局对桉树改造也开展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全区公益林树种中逐一排查,凡是公益林种植桉树的,我局统计汇总面积后,申请上报市、自治区林业部门许可采伐,经审核批复后,由经营者或承包者重新种上乡土阔叶树种或珍贵树种,提升公益林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在木梓、瓦塘两个镇进行公益林改造约2000亩,全部改种松、杉等乡土阔叶树种。但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关于印发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区森林树种结构实施方案(2015-2020 年)的通知》(桂林发〔2014〕28 号)文件精神,树种结构调整应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主力军作用,政府部门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因此针对你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建议您和村委沟通,在发包林地时约定承包方所种植树种,从源头上解决该问题。
同时桉树和其他物种一样,同样具有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环境等生态功能,特别是固碳、涵养水源和释氧功能均高于松树、油茶等树种;目前桉树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经营方式的问题导致。不管是桉树,还是油茶,都是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经营者往往通过施大量肥、人工除草或滥用除草剂等方式促进其生长,不注意保留林下地表生物多样性,间接导致了水源污染和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桉树这个树种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是我们怎么去经营桉树的问题。过量施肥、滥用除草剂、工人除草、炼山挖坎挖带全垦的整地方式、清除林下植被,甚至用挖掘机掘土挖坑等都是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带来的问题也是一样的。所以,建议大家注重实地调查研究问题,了解真相,要尊重客观存在,一为分二,不用谈“桉”色变,辩证唯物看待事物发展。
当前我区仍在致力于建设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区、桉树纯林面积的控减、营造混交林和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等工作。在此,再次感谢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及对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